上海 “三公” 学校(上外附中、浦外、上实),报考热度持续攀升。据网络流传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共有超过2万名学生报名,最终发放了3000多份面试邀请,而三所学校总共仅录取了850人。这一数据不仅直观地体现了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仿佛是一个强烈的信号,预示着未来申请这些学校的难度大概率会进一步加大。
先看三所公立学校的录取比例,上外45%>浦外43.75%>上实 13.6%,不同学校有着各自的选拔倾向。
上外附中开启理科改革以顺应高考导向,新增2个科创班,在招生面试环节提升数学面试难度,强化理科教育的同时,不忘兼顾自身传统的语言优势与高考需求。这意味着报考上外附中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外语功底,还得在科创思维、数学能力上表现出色。课程设置涵盖2个英语班、2个多语种科创班、1个双外语班和1个 “一带一路” 语种班,学生若想脱颖而出,建议英语方面争取小托福850分以上,科创方面可参与蓝桥杯、明日之星、青创赛、宋庆龄等国家赛事,多维度展现自身实力。
浦外也不甘示弱,加大理科选拔力度,面试时数学题量显著增加,目标明确 —— 侧重选拔具有理科潜力的学生,这充分体现了学校对理科教育日益重视的态度。对于志在浦外的学子而言,日常积累扎实的数学基础,培养理科思维是关键。此外,浦外注重学生的外语素养和综合素质,优先考虑在小学四或五年级获得校级以上荣誉称号的学生,或具备国际象棋等特长的学生,所以全面发展自己的课余爱好与技能,争取获得荣誉,能为入学增添砝码。
上实更是在2023年有大动作,新增数学班和信奥班,优中选优,重点培养数学和信息学特长生,将理科能力作为核心选拔要素。学生需在数学方面展现特长,建议积极参与AMC8等数学赛事,争取获得优异成绩(如AMC8 20分以上,部分优秀学生甚至具备AMC10成绩),用亮眼的竞赛成绩证明自己的理科实力。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流程,专业的三公上岸课程培训应运而生。这些课程能够依据各校考情与侧重点,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比如针对上外附中,开设英语与科创专项训练,既强化英语听说读写,提升小托福应试技巧,又组织科创实践活动与赛事辅导,助力学生积累科创经验;对于浦外,加强数学思维训练课程,增加题量练习,同时开设外语特长提升班,雕琢学生的外语素养,并指导学生梳理个人荣誉亮点;在上实这边,聚焦数学与信息学奥赛培训,邀请专业教练指导AMC8等赛事备考,还会模拟面试场景,锻炼学生的面谈应对能力。
如果想让孩子考上海三公建议家长们尽早开始准备,至少要从孩子三年级(G3)开始规划,四年级(G4)也可以尽力一博。因为五年级(G5)就开始提交简历了,越早准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