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CSE,是国际普通初级中学毕业文凭,全球14-16岁年龄段考试人数最多的课程体系之一。
作为读A-level、IB课程前的衔接课程,IGCSE课程大体相当于中国的初三、高一年级的课程。
国内的国际学校一般会开设一年制或者两年制IG课程作为IB、A-level的衔接课程。
IB课程多数采用一年制IG作为衔接,也有部分学校不采用IG,而是开设PRE-IB课程。
A-level根据学制的不同既有一年制也有两年制,有些A-level学校在招生时标注的PRE-A指的就是一年制IG。
很多学校一年制和两年制的课程设置也不相同,比如领科,在两年制中物理和经济等是选修,但是在一年制里是必修。
一年制和两年制没有好坏之分,家长可以根据学生基础进行选择。
时间较短,节约时间,但是对学生的基础要求较高,开设课程一般也较少。
时间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衔接国际课程,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尝试更多课程,为后面的A-level选课打基础。
如果IGCSE英语成绩达到B/6以上,许多英国大学允许将其作为替代雅思成绩的依据。
IG英语分为EFL(作为第一语言)和ESL(作为第二语言),国际学生大多选择ESL。部分大学在申请时可接受ESL成绩替代雅思成绩,但也有学校只接受EFL成绩。
IGCSE 的选课以及成绩可影响到 A-Level 阶段的选课。
很多国际学校规定,IGCSE 阶段没有相关科目学习经历,A-Level 阶段则不能选择这门课程。
还有一些学校要求学生 IGCSE 成绩达到 B 或者 C 才能在 A-Level 阶段继续选择这门课程。
因此,很多学生会在 IGCSE 阶段选择多门课程进行兴趣爱好及个人特长的探索,如果某些科目成绩很好,那在 A-Level 阶段就可以继续学习,以便取得高分。
如果发现某些科目不太适合自己,在 A-Level 阶段就可以避开这些科目。
初高中的学习模式和内容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国际高中课程中,会涉及到许多英文专业术语,这对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为了更好地衔接初高中学习,学生可以选择参加一年或两年的 IGCSE 课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国际高中的学习,并打好坚实的语言和学科基础。
IGCSE 课程的内容与 A-Level 和 IB 课程有很多重合,因此它是作为 A-Level 和 IB 课程前置基础课程的绝佳选择。
通过参加 IGCSE 课程,学生可以更轻松地应对后面的 A-Level 和 IB 课程的学习。
虽然IG成绩不是直接决定大学申请的因素,但它并非毫无影响。
许多英国知名学府都规定了对IG成绩的入学要求,其中最低条件要求,英语和数学成绩不低于C/4。
对于申请牛剑等顶尖高校,拥有5个以上的A*成绩将更具竞争力,尤其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IG成绩中A或9分的数量会成为学校选择的依据
CIE考试局提供的IGCSE课程有70多门学科,其中有30多门语言类学科,必修科目为:英语,数学,科学,其他可按需选修。
IGCSE较受欢迎的课程
语言类:汉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日语、西班牙语等;
人文社科类:地理、历史、部分中东国家研究、宗教研究等;
应用类:会计、艺术和设计、经济研究、计算机科学等;
首先学习IGCSE,专业英语词汇是必须掌握的,否则做题时候无法正确理解题目和选项,导致白白丢分。
虽然IGCSE考试大部分考点与初中学过的内容相同,但很多学生在刚进入国际学校时未曾接触过英文教学,因此可能因不熟悉专业词汇而误解题意,导致失分。建议学生及时记录遇到的生词词汇,并进行汇总、整理和背诵,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总体而言,IGCSE注重知识的广度和基础逻辑,对深度和技巧性的要求不高。因此,需要系统地跟随课本和考纲进行基础学习,了解各个知识点的逻辑框架,以便全面掌握知识点并形成整体的认知。
IGCSE学习,要多做习题进行演练,活学活用知识点做到遇题会解。时不时用历年的真题做评估,明确薄弱项,再加强知识点理解。
正如大家所了解的那样,IGCSE是A-level/IB的前置课程,为了不在高中后2年A-level/IB学习阶段还要重学基础,建议学生把需要深入学习的章节学扎实。
在学IG时,部分章节需要格外重视并打好基础,否则可能影响后期课程的拿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