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CSE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含数学、英语和科学三个科目。
IGCSE阶段至少要拿到5个合格成绩才能毕业,其中国际学校通常会要求学生完成英语、数学、生物、化学和物理共五门必修课的学习。
很多中国学生在入门IGCSE时都会被英语“坑”到。
体制内“哑巴英语”的学习方式不适合国际教育,简单的背默不能帮助提升英文成绩,反而会多做无用功。正确的方法是将语言和实际语境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才能真正地将其变成语言能力。
很多中国学生的误区都是“中国数学比国际数学难”。往往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奥数,在刚接触国际数学课程时通常会觉得题目难度不大,但经常会在解题方式上受阻。
因为国内外数学学习中,国内的数学学习强调研究题目难度,题目越难越能体现数学水平;而国际数学学习更强调解题思路,这在国际数学竞赛的题目中就可以窥见。因此在学习国际数学课程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出来”的阶段,而是要“说出来”。
很多刚转轨的同学英语基础一般,但是面对眼前全英的物化生课程,专业术语就变成了折磨人的“天书”。很多家长干脆让孩子用国内教材先自学课程内容,觉得等之后英语水平跟上来了就好。
但是由汉到英的语言体系转化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计算要求都非常高,不仅给孩子增加了双重负担,也为之后的全英学习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