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A-Level正式大考的最终成绩通常会晚于大学申请节点出来,因此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预估分数进行申请。除了正式的A-Level成绩外,预估分数对升学结果也至关重要,因此成为申请季热度最高的讨论话题之一。
那么什么是预估分?如何计算预估分?如何用预估分进行申请?今天这篇文章就为你详细介绍!
什么是预估分?
预估分(Predicted grade),顾名思义,即提前预估的分数。
由于A-Level完整的正式时间公布会晚于学生申请的时间,为了方便学生申请和学校对申请者能有一个综合的成绩考量,在A2年级的9-11月,学校老师会根据学生AS阶段的GCSE成绩、平日作业成绩、日常表现和模考成绩,综合出一个A-Level预估分。
同时由于英国本科申请属于预录取制,学生需要向学校提交预估成绩来获得学校的预录取(有条件offer)。预估成绩是申请人在积极条件下可能取得的最优成绩,帮助大学招生官了解学生的潜力。
预估分由校方给出,所参考的成绩资料有固定的范围,但并不唯一。国内大多数国际学校在计算学生的预估分时,都有一套详细的标准(每个学校会有差别);
一般情况下,预估分会主要参考以下方面:AS成绩、IGCSE成绩、课程作业、日常模考或课堂测试等。
☆TIPS:
在这里也要提醒在预估分上出现问题的同学,到手预估分不满意,可以尝试多和老师交流,重新参加考试开出新的成绩;
如果在申请阶段还没有收到自己的预估成绩,一是询问校方,二是结合自身成绩情况及其他学校的预估分政策,及时申请符合自己能力的院校,申请季讲究“早”,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及时解决!
预估分的准确率如何?
预估分虽是由GCSE成绩、平日作业成绩、日常表现和模考成绩综合评出,其评定相当严格,不过在实际操作中,预估成绩并不一定总是准确的:或会出现有些老师给的分数比学生实际考试成绩要低,或部分老师给的成绩过高的情况。
因此许多大学不仅只看预估成绩,还会了解老师们是怎样给出预估的、依据哪些证据。
预估分越高越好吗?
合适的预估成绩其实能真实反映出大家的学习水平,预估成绩并不是越高越好,这是历年许多同学经常会陷入的一个误区,之后进行申请的同学一定要避免。
首先,有不少英本院校尤其是G5可能会要求申请人上传AS成绩,以确保预估成绩跟实际成绩相符合。而且每年英国大学申请委员会都会对国内各个国际学校进行抽查,抽查学校给出的预估成绩和学生的真实成绩是否相符,如果相差过大,就会影响学校声誉;
再加上第二年A2大考过con,如果院校凭借你所上传的预估成绩给出了con要求,若AS都很难达到预估的高分成绩,学科学习没有结实基础,A2想要逆转局势,难度会非常大。
所以还是建议大家脚踏实地认真学习,以最接近个人能力的成绩去递交申请。
预估分可以改变吗?
如果对预估成绩有疑问,需要立马跟老师沟通。因为预估成绩一旦提交给UCAS之后,是不能进行修改的。
另外该评估不仅仅是为了UCAS申请,也是一个衡量自己进步程度的重要方式。所以,如果对自己的预估成绩不满意,就要及时找出问题所在然后有针对地进行提高。
如何应用预估成绩进行申请?
申请者可以在正式考试成绩出来之前,使用预估成绩申请英国大学,一般会在12月或1月、考试前的6个月左右进行。
在申请过程中,预估分不需要学生自主填写,一般都是由校连同推荐信一起直接提交到UCAS。
预估成绩较低怎么办?
一般来说,预估成绩需要参考因素有以下这些:
• GCSE成绩
• AS成绩
• 模考或课堂测验
• 课程作业
• 学习态度
• 你如何应对复习和考试压力
从这些方面入手提高预估分,提高预估分的方法最主要是重视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提交情况和每一次测试以及模拟考。
此外,要注重选择的学科和专业之间的搭配,在申请学校的时候,一般需要3门成绩就可以了,不仅是预估分,A-Level成绩也只需要3门。当然,依据自身的能力可以选择四门让自己更具有竞争力。
预估分与院校专业选择
理论上来说,只要预估成绩达到与院校申请专业最低分数线或条件分数线就可以申请,但随着近两年英本申请内卷难度加剧,特别是G5等申请竞争越来越激烈的院校,大家的预估成绩尽量高于目标院校的最低分数线1-2个等级为佳。
以部分G5 offer holders递交的预估成绩为例,来看一下不同专业方向可以制定的预估分目标:
申请G5&STEM、经济商科方向,三门学科预估分几乎都要保持在A*-A,人文社科(包括艺术)课程难度高,因此对应的预估分要求也相对低一些,名校相关专业可保持在A-B等级。
而想拿到优秀的预估成绩,从IGCSE到AS,连锁效应一样,每个环节都要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规划,努力拿到更好的成绩。
筑梦堂A-Level课程体系